产品中心

心灵绘画系统TH-YSXLHH01


    产品名称:心灵绘画系统
    产品型号:TH-YSXLHH01
    询价电话:400-999-6568
                        020-34697860

      产品简介:
      心灵绘画系统是一套美术治疗的工具箱,配套有8组工具和绘画材料,1个绘画心理分析模型、300幅绘画心理分析导航图。
  美术治疗(art therapy)我国现有相关文献多将“art therapy”译为“艺术治疗”,并把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指通过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广义指通过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但在欧美,“art therapy” 是主要通过绘画、雕塑、拼贴等美术活动来调节人们身心的疗法,与音乐疗法、舞蹈疗法等一起被统称为艺术疗法(arts therapy/therapies)或创造性/表现性疗法(creative / expressive therapy /therapies)。仅偶尔用“art therapy”来表示“arts therapies”的意义。为避免概念上的混淆,在此将“art therapy”译为“美术治疗”,希望引起国内研究者的进一步探讨。是利用美术媒介、美术创作来帮助个人或团体达到身心整合目的的一种艺术疗法。美国美术治疗协会(AATA)将其定义为:“利用美术媒介、美术创造过程、当事人(client/patient)对所创作美术作品的反应,实现对个人的发展、能力、个性、兴趣以及内心关注点与冲突点的反思的服务。
    ?
   1 美术治疗两大流派的产生
   
    作为一门现代学科,美术治疗诞生于20世纪中期,以精神分析、脑神经科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而产生。杜威的学生、精神分析学家南伯格(Margaret Naumburg)被认为是美术治疗的创始人。她于1914年创办沃登(Walden)儿童学校,并将美术创作活动引入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40年代,南伯格进入纽约精神病学会(NYPI)开展相关研究,最终创立了分析/动力取向的美术治疗模式。该模式以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与压抑理论为出发点,以精神分析疗法中的移情、自***由联想等为主要治疗技术。在治疗中,鼓励当事人通过自发的美术表现来释放无意识,并对作品进行自***由联想,治疗师则以移情关系的发展为基础,不断尝试获取当事人对其象征性作品的解释。这样,意象成为当事人与治疗师展开交流与互动的象征性语言。通过这种语言,当事人得以直接表现梦、幻想等以图像而非口语形式出现的内在经验。此外,随着当事人的自制力因其解释自己作品的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增强,当事人会逐渐把原先对治疗师的依赖转向对自己作品的关注和迷恋,由此更容易解决移情关系[2]。可见,依此模式运用美术实际上是精神分析疗法的延伸,它能作为一种基本的、主要的治疗方法,被称为“美术心理治疗”(art psychotherapy)。目前,从属于“美术心理治疗”阵营的除了“心理动力/精神分析”模式,还有人本主义等多种治疗模式[3]。?
   南伯格之后,艺术家、美术教师克莱曼(Edith Kramer)创立了美术治疗的另一流派,即“美术作为治疗”(art as therapy)。它以弗洛伊德的升华理论为基础,强调艺术创造这一升华过程给予个体的治疗性因素,即美术是个体积极面对现实、构建自我的创造性力量。在创作过程中,个体得以缓和情绪上的起伏冲突、实现情绪净化,得以促进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增强自我的生命力,因此,美术创作过程本身就是治疗。对治疗师而言,其工作重心是同时发挥教师、治疗师与艺术家的功能,既提供情感支持和适当的建议来鼓励当事人的美术创作,又根据其病理来调整技巧和媒介的运用,以促使当事人将内在的原始冲动与幻想成功地转化为艺术创作,获得无意识与意识的整合[4]。与“美术心理治疗”流派相比,此流派的治疗师虽然也通过美术作品与当事人进行交流,并观察、评估与解释当事人的行为和作品,但不向当事人解释作品的深层无意识内容。基于此,克莱曼指出,“美术作为治疗”只能作为心理治疗的辅助,不能代替心理治疗[5]。?
   以上述两大流派为基础,美术治疗实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1958年,纽约大学艺术教育系开设“美术治疗理论与方法”课程,标志着美术治疗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1969年,美国美术治疗协会成立,表明美术治疗在美国成为被认可的专业领域。目前,许多国家皆已认可美术治疗的专业地位,国家级的美术治疗协会约38个。?
  
    2 美术治疗的基本理念与治疗过程
   
    不论各美术治疗流派之间在理论背景、治疗技术上存在何种差异,有关美术治疗的基本理念却是相同的:其一,艺术本身具有强大的治疗力量。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产品,艺术不仅能促进人的感知、想象、直觉、顿悟和灵感能力,更能激发人的情感体验、情感调节与情感传达能力;既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情感传达方式,亦可作为一种培养个体社会交往能力、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其二,所有人都拥有运用艺术媒介进行创造的潜能。适当的环境、连续的艺术刺激和实践,能使潜能成为显能。?
   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美术治疗一般包括诊断、帮助改变与结束等三大阶段。美术治疗诊断没有一个标准的或普遍适用的方法,依据当事人创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非结构性和结构性两种方法[6]。非结构性方法指治疗师提供多种材料,当事人自***由选择主题、自发创作;结构性方法对创作主题和媒介选择进行了明确规定,且会运用大量投射技术,如各种主题绘画测试、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作业组等。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治疗师皆要仔细观察和评估当事人的行为,如当事人与治疗师的互动、与美术材料的互动、对作业的反应、对作品的解释等等,依此进行相应诊断,制订详细的治疗计划与目标。?
   正式的美术治疗由多次会见组成,每次约30分钟-1小时,每周1次或多次,活动主要围绕唤起与促进当事人的美术创作、对作品进行反思/反应等展开。初期阶段,治疗师一般采取口头鼓励、热身活动等方式,帮助当事人克服心理防御和阻抗,激发其美术创作,以进入治疗过程。之后,有些当事人因心理防御或阻抗等原因,可能会在作品中表现出虚假情感或避免表现真实情感。此时,治疗师一般通过布置主题绘画作业或建议当事人更换美术媒介来达到上述目的。作品完成后,治疗师与当事人围绕作品展开互动。治疗师鼓励而非强迫当事人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释,同时提供适当的反馈和共情支持。?
   待当事人的行为、情绪等有了明显改善后,治疗师一般用1-2次会见来结束整个治疗。实践中,治疗师主要通过鼓励当事人谈论或以新的媒介进行表现等方式来帮助其修通因治疗即将结束所产生的各种情感,通过引导当事人按创作顺序观看治疗过程中创造的所有作品等,帮助当事人回顾、明晰整个治疗过程。?
   总的说来,“美术心理治疗”的开展一般须严格遵守上述过程,且对治疗室的私密性要求较高。针对器质性疾病患者或正常人群所进行的“美术作为治疗”,对治疗过程的要求则不那么严格。如针对住院癌症患者等进行的美术治疗(又称医学美术治疗)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在病房等开放的环境下开展;对正常但认为自己需要情感调试的群体所开展的以工作室为基础(studio?based)的美术治疗,也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进行,且没有固定的会见时间,整个过程较少或根本不涉及治疗师指导参与者的创作、讨论作品、反馈等,而是让参与者自***由创作。可见,美术治疗的过程既仰赖于治疗师的理论取向,也取决于当事人的身心状况。
3 美术治疗的应用及疗效研究
   
    自产生至今,美术治疗作为评估或治疗方式已广泛用于临床康复与治疗、教育与促进个人成长的诸多领域。依据《American Journal of Art Therapy》等杂志近年来刊载的治疗案例,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大致反应如下: ?
   3.1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应用?
   自恋型人格障碍:案例显示,美术治疗有助于患者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增强自我的整体感[7]。?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案例研究表明,美术治疗能减少患者的应激症状[8];帮助因PTSD导致象征化能力受损的儿童重新获得视觉化的交流方式,通过美术象征性地表达、探究内心冲突,释放创伤性记忆[9]; 揭示并修通遭受性虐后的创伤性体验,减少与性虐-待有关的症状[10]。?
   孤独症:美术治疗能提高孤独症患儿与周围环境联系的能力[11]。?
   酒精成瘾:案例研究显示,美术治疗有助于患儿审视与酒精有关的问题,整合情感,降低其对酒精的依赖[12]。?
   危机干预与心理调试:一系列的案例研究表明,美术治疗是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危机干预与心理调试的有效手段。如帮助移民和难民儿童适应新环境[13];帮助孤儿院儿童消除环境对其生活的消极影响,提高整体的心理和情绪状态[14];提高服刑少年犯人的自尊[15];使处在危机中的青少年重建生活的信心[16]。 ?
   作为器质性疾病的辅助治疗:案例研究显示,美术治疗能够增强感觉整合困难患儿的积极行为、延缓消极行为[17];帮助诊断胆囊纤维症患儿的病情,评估其治疗过程,提高患儿的自尊、身体意象、减轻隔离的情感,表达冲突与恐惧、希望与鼓励等情感[18];有助于后天脑损伤患儿在感觉、语言或认知能力受损的情况下表达情感和想法[19];帮助艾滋病患儿修通因疾病导致的各种情感[20]。?
   其他:案例显示,美术治疗能缓解儿童的分离焦虑[21];帮助因父母离婚导致成绩下降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22];有效改善学生对学校、家庭和自己的态度,进而降低辍学率[23]。?
   3.2在成 人和老年人中的应用?
   精神病:简短的团体美术治疗有助于提高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注意力、现实定位和人际互动[24];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的书法绘画治疗,有利于锻炼患者完善思维、减轻思想压力而配合临床治疗,同时改善精神病的衰退症状和阴性症状,减少精神药物用量[25];对住院精神分 裂症患者的团体绘画艺术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其自我概念和生活质量的提升[26]。
    物质滥用:美术治疗能发展有助于患者康复的治疗性意象[27],起到了解戒毒者心理状况,促进心理治疗的作用[28]。?
   抑郁症:能提高女性抑郁症患者的自尊和自我意象,促进积极的亲子互动[29]。?
   创伤后应激障碍:美术治疗有助于遭受过性虐-待的成年女性理解性虐-待对其生活的影响,改变其被害者的身份[30];帮助战争等灾 难的幸存者探究与战争、镇* *压、放逐、重新安置等有关的经验[31]。?
   危机干预与心理调试:帮助肿瘤看护小组的护 士们抒发情绪,建立工作的热诚[32];预防并治疗中年人生活中未解决的悲痛情感[33]。?
   作为器质性疾病的辅助治疗:案例研究表明,美术治疗有助于癌症患者处理由癌症和手术引起的控制感丧失、隔离、自尊降低、悲痛等心理危机,使其重获自信,调整自我同一性[34,35];有助于中风患者认识脑损伤后的变化以及损伤、能力丧失和残疾的含义,在处理悲伤、沮丧和焦虑等情感的同时,促进康复,改善人际关系,获得新的娱乐方式[36];帮助骨髓移植患者处理情绪冲突以及与生死有关的情感[37];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信心和自尊[38];作为代替语言的交流方式,帮助老年痴呆患者表达情感,克服因疾病导致的认知不足[39]。 ?
   综上所述,美术治疗是一种科学的心理治疗方式,能有效处理情绪冲突、创伤等问题,促进当事人自我的完善、自我技能的提高、认知和语言的发展等等,尤其适应于语言能力受损或不善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者。从国内外已有文献来看,美术治疗的疗效大多通过定性的案例研究凸显,对此,一些专业人士提出需采取定量的方法来进一步证明相关疗效[40]。 ?
  
    4 对美术治疗的评介
    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美术治疗鼓励当事人通过意象这一非语言的方式表达难以言表的情感,较谈话法的心理治疗更易为其所接受。此疗法也不受当事人语言、年龄、认知能力的限 制,可依据其身心状况,灵活地选择时间、治疗环境以及个体、团体或家庭的治疗形式。?
   其独特的治疗特性主要体现在:(1)为当事人提供了安全退化的环境。治疗室的舒适安全,所提供材料的丰富性和游戏性,治疗师免于判断与竞争的无条件支持等,皆为当事人的退化构建了安全的心理物理环境,使其得以通过游戏性的美术创作活动来探究并理解自己。(2)将意象与创造过程纳入治疗的核心位置。当事人通过媒介与意象的操弄,如泼洒颜料、敲打黏土、自***由处理自己的作品(撕毁、保留)等,象征性地发泄了不满与怨恨,达到情绪的净化;通过意象来表达难以言表的情感,使当事人得以有能力控制、把握自己的情感;切实的、可以触摸的作品能有效地引发当事人的自豪感与成就感,使其逐渐肯定自我,树立自信;作品是当事人整个治疗过程的记录者,通过审视不同时期的作品,当事人能了解自己的心路历程,获得必要的领悟。(3)以“创作需要欣赏”这一艺术创作机制为前提,美术治疗促使当事人、治疗师以及团体中的其他成员在观看和理解作品、对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的过程中,逐渐构建起相互信任、支持的关系,并逐渐将这种建立关系的能力泛化至现实的人际交往。?
   当然,美术治疗也并非万能的治疗手段,其疗效可能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某些当事人对美术创作一味阻抗;(2)治疗师对整个治疗过程把握不当,向当事人提供了不合适的材料。由于每种美术材料都有其特殊的治疗特性,所应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当事人的年龄、能力以及所患疾病的特殊性。如黏土较适合低龄儿童,他们易将黏土视为玩具,通过黏土表现被压抑的种种幻想,但却不适合少年期和青春期的儿童,因为他们更适合需要耗费更多体力、技能以及复杂概念思维的材料,如石头、木块或石膏等[41]; 对治疗过程干预不当,如过多干涉当事人的创作,或在当事人还不能面对自己透过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时,让其以口语的方式解释作品的内容,由此可能导致当事人更大的退缩。